文旅赋能,助力慈善 -- 华侨城亮相“云上”第九届慈展会

2021-11-25 06:36:20
分享:

深圳2021年11月24日 /美通社/ -- 11月23日,聚焦“汇聚慈善力量,助力乡村振兴”主题,第九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(以下简称“慈展会”)在云端开幕。

立足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,本届慈展会设置“慈善与乡村振兴展示馆”“公益赋能美丽乡村体验馆”“慈善文化科普馆”三大展馆,全面展示新时代慈善力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理念、新模式、新成果。其中,亮相“慈善与乡村振兴展示馆”的文旅央企华侨城,正以其多年来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,在新时期书写央企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的特色样本引发广泛关注,与此同时,其在生态文明、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众多实践也映入大众视野,收获广泛赞誉。

第九届“慈展会”华侨城集团线上展厅
第九届“慈展会”华侨城集团线上展厅

坚持文旅融合发展,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

当前,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的历史性战略任务,“三农”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转移。

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,华侨城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,落实“四个不摘”要求,以“六个迈向”帮扶思路乘势而上、接续奋斗,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发展总体要求,发挥多年来深耕文旅产业的优势,以文旅融合之力,全面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“华侨城集团主动融入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,充分利用城市综合开发运营、全域旅游、新型城镇化、文博文创等多业务特长和全国布局优势,坚定践行乡村振兴战略,目前建设和运营近三十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项目,正逐步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‘华侨城模式’。”在今年举办的第六届安仁论坛主论坛上,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、总经理、党委副书记刘凤喜分享了华侨城乡村振兴实践的经验与阶段性成果。

立足当地发展现状、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,依靠路径创新,激发内生动力,打磨具备当地特色、可持续的发展方案,这是华侨城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。以华侨城“美丽乡村”系列首个产品 -- 四川成都安仁南岸美村为例,华侨城将农业和康旅结合,实现农田集约化有机化生态化治理,构建起美田、美宿、美食、美院产品体系,形成“艺术美学+三产联动”模式。如今的南岸美村,成为集生态农业示范、亲子科普体验、美丽乡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业态,截至今年7月已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10万人次,村民人均年收入3.2万元,较2017年增幅达到200%。

成都安仁南岸美村
成都安仁南岸美村

海南三亚中廖村是华侨城文旅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示范项目之一。华侨城在建设中优先保留当地好水好景,结合黎族文化打造黎乡田园、黎族演艺、黎家小院等多元业态,推动这个传统的黎族村落向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蝶变。在天涯小镇马岭社区这个古老的滨海渔村,华侨城以“最具东方特色的地中海风情旅居目的地”“中国美好生活示范小镇”为定位,打造出“智慧撬动+智慧输出+平台化运营”的乡村振兴“天涯模式、马岭实践”。得益于多年精心耕耘,以上两案例分别入选《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100》和《2021世界旅游联盟 -- 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》,为国际旅游助力减贫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华侨城范例和智慧。

在多年实践中,华侨城创造性地提出了“六个迈向”帮扶思路:从帮扶脱困迈向乡村振兴、从资金支持迈向产业扶持、从消费扶贫迈向全线营销、从帮扶两县迈向全州全域、从人才培训迈向挂职培养、从简单帮扶迈向全面战略合作,致力于形成产业共富、人才共育、文化共兴、生态共享、社区共治“五共”体系,持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。

华侨城坚持把文化旅游人才培育放在突出位置,通过主动送课上门、人才挂职培训、开展美丽乡村和文化旅游专题培训等方式,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在西藏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,华侨城举行专场人才招聘会,并对员工提供专业化技能培训,以适应营地的工作标准和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,实现扶贫与扶智的有机统一;在内蒙古科右中旗五角枫景区,华侨城以“智力帮扶为主,资金支持为辅”为原则培养当地专业管理人才,激发科右中旗地区乡村振兴的内生发展动力。

文旅融合产业旺,美丽乡村印象新。在“文旅融合+美丽乡村”“产业帮扶+乡村振兴”的创新实践中,华侨城推动一个个美丽乡村在全国落地,正向着“100个美丽乡村”计划奋力迈进,一幅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、留得住文脉、城乡居民共同富裕”的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。

守护绿水青山,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

在联合国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(COP15)上,一只3D打印的恐龙化石标本惊艳亮相大会“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”,引得众人驻足围观。

这正是来自华侨城运营管理的景区 -- 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的“禄丰龙”。在大会现场,它向观众讲述着1.9亿年前云南大地上生物多样性的故事,而在现实中,华侨城也在云南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,致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昆明世博园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一。

3D打印禄丰世界恐龙谷“禄丰龙” 进入“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”
3D打印禄丰世界恐龙谷“禄丰龙” 进入“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成果展”

在启动昆明世博园改造提升项目后,华侨城提出了“景城共荣,齐头并进;主客共享,双向并举”的发展思路,通过整合园区周边旅游资源,开放共享,使其成为兼顾文化旅游体验和休闲度假功能于一体,展现生物多样性、传承世博文化基因的世界园艺旅游创新体验目的地。“此次景观体系提升改造,将融入‘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’的共生理念,尊重园内既有的生态系统,并在此基础上打造生态型的景观,充分体现了春城的生物多样性。同时,将把自然生态教育、海绵城市理念,以及营造多样的本地植物群落、丰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,更好地融入改造。”昆明世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善于发挥富有特色的景区资源优势,这是华侨城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有效之举。在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,华侨城依托高山地貌、气候条件等独特因素,开展高山杜鹃种植培育,已培育128个品种、2万余株杜鹃,形成一个完整的高山杜鹃基因库;在丽江老君山黎明景区,华侨城依托丰富的地质、生物和景观多样性资源展开保护工作,老君山被列入为COP15的参考观察点,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类群集中分布地区之一。

云南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
云南昆明轿子山自然保护区

尊重自然、保护自然,营造绿色生态环境一直是华侨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的核心,在三十多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中,华侨城秉持“生态环保大于天”的理念,积极探索城市自然生态公共空间建设,打造出守护城市湿地的典型范本。

2007年,华侨城受深圳市政府委托接管华侨城湿地,秉承“保护、修复、提升”的原则,历时5年,耗资逾2亿元,将其打造成中国唯一地处现代化大都市腹地的滨海红树林湿地、深圳首个国家湿地公园。如今,环境优美、绿意盎然的华侨城湿地拥有超800种动植物物种,每年吸引超万只候鸟到此栖息,俨然成为一个开放的“城市生态博物馆”。此外,在武汉东湖湿地、南昌象湖湿地、顺德桂畔湖湿地、成都府河上游绿化带建设等项目上,华侨城因地制宜,秉持创新的理念与模式修复自然生态,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构建可循环的生态系统,发掘在不同地域中人、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模式。

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
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

生态文明建设不但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,更要通过公益教育来让全民参与。自2014年以来,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已累计开展教育活动5000余场次,影响公众超千万人次。在开展湿地自然教育的基础上,华侨城还启动了“中国自然教室计划”,通过在乡村和城市中开放、公益的场域建设“自然教室”,结合在地特色营造自然体验空间,带领乡村儿童解读“自然是我们”的文化内涵,看见家乡美好;同时引导城市儿童发现“家门口的自然”,普及城乡融合的生态环保理念,以自然教育赋能城市建设。“中国自然教室计划”目前已在贵州省三穗县和天柱县、内蒙古科右中旗落地启用。

今年3月,国家将碳达峰、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。在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,华侨城积极推进国家“双碳”战略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:佛山顺德欢乐海岸PLUS利用海绵城市技术将项目地块内的雨水进行收集、净化,处理后的雨水可作景观用水、绿化浇灌用水等,有效降低新鲜水消耗;深圳国际低碳城打造“低碳+生态”“低碳+文化”“低碳+科技”“低碳+博览”功能区,以“低碳+”产业新城样本推进国际低碳城开发建设......华侨城每到一个地方开展一个项目,都坚持生态环保优先原则,坚持绿色开发、可持续经营发展的理念。

推动文化艺术走向大众,创想美好新生活

“十四五”时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,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。

作为多年荣膺“全国文化企业30强”的文旅央企,华侨城致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,逐步打造出融汇文化旅游、文化艺术、文化演艺、文化产业园区等诸多业务板块的文化产业集群,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“华侨城方案”。 

以文化艺术为例,多年来,华侨城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艺术活动,让艺术“走进”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今年5月,以“自然正当红”为主题的第六届OCT凤凰花嘉年华在深圳举办,历经六届精心培育和发展,OCT凤凰花嘉年华已成为华侨城独有IP,影响覆盖人群超百万人次。而经过15年发展的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(OCT-LOFT),也成为了一扇面向公众开放的“文化艺术之窗”。11月初,由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主办的“2021 OCT-LOFT 公共艺术展 -- 打开的窗户”正式开幕,为公共艺术及文化生活打开更多崭新的可能。此外,华侨城还依托OCAT当代艺术中心、华夏艺术中心等文化艺术馆群,举办一系列公共艺术活动及展览,让群众享受更加充实、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,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。

文化演艺,也是华侨城文化产业的重要版图之一。近年来,华侨城致力于推动“文化+演艺”协同发展,演艺内容推陈出新,演出形式多元发展。比如华侨城打造的中国首部实境体验剧 -- 《今时今日安仁》,结合安仁历史文化创新沉浸式公馆实境演艺,打破传统演出的模式,以让游客边走边看的形式,带领游客瞬间穿越回民国时代。今年6月,华侨城投资建设的大理变压工厂文化创意园区正式开业,园区内上演的派对式戏剧《幻境2099》有效填补了大理古城夜间新型演艺市场的空白,创新了文旅业态。还有华侨城于近日成功打造的云南首部红色题材杂技舞台剧《聂耳》、新版大型民族舞剧《阿诗玛》两部精品演艺剧目,在为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“精神食粮”的同时,助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向新台阶。

与此同时,华侨城还主动服务国家文化“走出去”战略,依托中柬文化创意园、西双版纳欢乐雨林、德宏生态田园康旅新城等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项目,以及《吴哥的微笑》等文化“走出去”重点项目,助力开创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新局面。

未来,秉承“优质生活创想家”品牌定位,华侨城将继续践行央企责任和使命,携手社会各界力量,助力提升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水平,让公益慈善发挥更大作用、走向更远前景。



线上展厅参观进行中,以下任何一种方式都可以注册成为观众:
1、 进入“中国慈展会”小程序页面,选择【参展大厅】--【企业社会责任展区】--选择【3D展厅】后,输入【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】进入线上展厅参观
2、 直接点击线上展厅链接,选择【3D展台】进入参观:https://booth.cncf.org.cn/pc/zh/exhibitor/e2860000-cdd8-06c3-63bd-08d99d4b4dce  

关键词:责任编辑:美通社通稿